在医院的检验科,我们每天与各种生物化学指标打交道,其中电解质平衡的监测尤为重要,电解质,如钠、钾、氯、钙和磷酸盐等,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、神经肌肉兴奋性及心脏节律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,当这些电解质的浓度偏离正常范围时,就会发生电解质紊乱,这是一个需要医生高度警觉并迅速干预的医学问题。
问题提出: 为什么在临床实践中,低钾血症(血清钾浓度低于3.5mmol/L)会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,尤其是心力衰竭患者中常见的电解质异常?
回答: 低钾血症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尤为常见,主要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肾脏灌注不足,影响钾的排泄;利尿剂的使用进一步加剧了钾的丢失,低钾不仅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,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,如室性早搏、室性心动过速,严重时甚至引发心脏骤停,低钾还可能引起神经肌肉症状,如肌无力和麻痹,进一步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。
对于这类患者,定期监测血清钾水平至关重要,一旦发现低钾血症,应及时调整饮食(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、菠菜),必要时通过口服或静脉补钾治疗,调整利尿剂的使用方案也是关键,以避免过度利尿导致的电解质进一步失衡。
电解质紊乱,尤其是低钾血症,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,它不仅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临床事件,作为检验科医生,我们不仅要准确检测这些指标,更要与临床医生紧密合作,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确保其电解质平衡,守护患者的“心电”安全。
发表评论
电解质平衡紊乱,健康警钟响起:维持体内电的秩序至关重要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