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罗恩病作为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,其病情复杂,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,在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中,对于克罗恩病的诊断与监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,从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病,以回肠末段和结肠最为常见,其典型的病理特征为非干酪样肉芽肿、裂隙状溃疡以及肠壁各层炎症,在检验诊断方面,实验室检查项目繁多且各有意义。
血液检查是克罗恩病诊断的重要基础,血常规中,常见白细胞计数升高,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,这往往提示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,红细胞沉降率(ESR)和 C 反应蛋白(CRP)是反映炎症活动程度的敏感指标,病情活动时二者通常会显著升高,治疗有效时则逐渐下降,血清白蛋白水平常因肠道吸收不良而降低,这也能从侧面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。
粪便检查同样不容忽视,粪便常规可见白细胞、红细胞,隐血试验常呈阳性,提示肠道存在出血及炎症,粪便培养有助于排除肠道感染性疾病,因为克罗恩病患者粪便培养一般无病原菌生长,而粪便脂肪测定可发现脂肪排泄增多,这与肠道吸收功能受损相关。
更为关键的是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,内镜下,克罗恩病表现为节段性、非连续性病变,可见黏膜充血、水肿、溃疡形成,溃疡形态多样,可为纵行、匐行性,边缘呈铺路石样改变,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,发现非干酪样肉芽肿是克罗恩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现,对确诊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病情监测过程中,检验科的各项指标变化能直观反映治疗效果,随着治疗的推进,若炎症指标如 ESR、CRP 逐渐下降,血常规恢复正常,提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,反之,若指标持续异常或再次升高,则可能提示病情复发或加重。
对于克罗恩病患者,检验科医生不仅要准确解读各项检验结果,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,还要与临床医生密切协作,共同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,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,让患者能更好地应对这一复杂的疾病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