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斑狼疮,隐匿在身体里的蝴蝶之患

红斑狼疮,一种复杂且具有潜在威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宛如一只隐匿在身体里的“蝴蝶”,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患者的生活轨迹。

红斑狼疮可分为皮肤型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,皮肤型红斑狼疮主要累及皮肤,表现多样,比如常见的盘状红斑,呈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,红斑上有粘着性鳞屑,去除鳞屑可见其下有角质栓和毛囊口扩大,好发于头面部、颈部等暴露部位,给患者的外貌带来明显影响,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则有独特的形态,如环形红斑或多形红斑样皮疹,往往伴有轻度瘙痒,分布较为广泛。

而系统性红斑狼疮更为严重,它犹如一个“多面手”,能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,肾脏是其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,可出现蛋白尿、血尿、水肿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肾衰竭,威胁患者生命,血液系统也常被波及,患者可能出现贫血、白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等,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,容易感染,频繁出现乏力、头晕等不适,心血管系统、消化系统、神经系统等也可能受到牵连,引发心包炎、心肌炎、食欲不振、腹痛腹泻、头痛、抑郁、癫痫发作等一系列症状,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。

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,目前认为与遗传、环境、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,遗传因素为其发病奠定了一定基础,具有红斑狼疮遗传背景的人群,在某些环境因素刺激下,如紫外线照射、感染、药物等,体内免疫系统出现紊乱,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,从而引发疾病。

对于红斑狼疮的诊断,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结果,实验室检查中,抗核抗体、抗双链 DNA 抗体、抗 Sm 抗体等自身抗体检测具有重要意义,这些抗体的出现有助于明确诊断,医生还会关注患者的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肾功能等指标,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受累器官情况。

红斑狼疮,隐匿在身体里的蝴蝶之患

红斑狼疮的治疗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战役,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,常用的有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等,它们能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,减轻炎症,控制病情进展,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服药,定期复查,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,在治疗过程中,患者还需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做好防晒措施,保持良好的心态,积极配合治疗,以提高生活质量,与红斑狼疮这只“蝴蝶”顽强抗争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验诊断与临床意义

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验诊断与临床意义

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可累及皮肤、关节、肾脏、血液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组织,在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中,实验室检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血液学检查是SLE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,血常规中,常见白细胞减少、红细...

    2025.02.18 17:36:10作者:tianluoTags:红斑狼疮检验诊断
  • 红斑狼疮,如何通过血液检测早期发现?

    红斑狼疮,如何通过血液检测早期发现?

    红斑狼疮(Lupus)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其特征在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组织,导致多器官系统受损,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。在血液检测中,常见的指标包括抗核抗体(ANA)检测和抗双链DNA(dsDNA)抗体检测,ANA是诊...

    2025.01.12 04:26:21作者:tianluoTags:红斑狼疮血液检测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