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肌炎,这个看似陌生却又可能悄然威胁心脏健康的疾病,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,它如同隐匿在暗处的“杀手”,常常在不经意间对心脏发起攻击,给患者带来意想不到的痛苦。
心肌炎,就是心肌发生的炎症,它的病因多种多样,病毒感染是最为常见的诱因,像柯萨奇病毒、埃可病毒、流感病毒等,都可能在入侵人体后,乘虚而入引发心肌炎症,除此之外,细菌、真菌、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,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药物过敏反应、物理化学因素损伤等,也都可能成为心肌炎的“导火索”。
心肌炎的症状表现可谓五花八门,缺乏特异性,有些患者可能仅仅感到轻微的乏力、疲倦,容易被误以为是过度劳累所致而忽视;部分人会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咽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,让人难以将其与心脏疾病联系起来;还有些患者会有心悸、胸闷、胸痛、呼吸困难等心脏相关症状,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厥、休克,危及生命,正因如此,心肌炎常常容易被误诊或漏诊。
对于心肌炎的诊断,检验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检查项目,我们能够为医生提供关键线索,助力准确判断病情,血液检查中的心肌酶谱是不可或缺的一项,当心肌细胞受损时,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、肌钙蛋白等心肌酶会释放入血,其水平往往会显著升高,成为心肌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,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了解是否存在感染,炎症指标如 C 反应蛋白、血沉等的变化,也能为病情评估提供参考,心电图检查同样意义重大,它能够捕捉到心脏电活动的异常情况,如 ST 段改变、T 波异常、心律失常等,这些表现都可能与心肌炎相关,心脏超声检查则可以直观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,查看心肌是否有增厚、运动减弱等异常。
一旦确诊为心肌炎,治疗便刻不容缓,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或免疫调节等治疗,同时要注意休息,减少心脏负担,给予营养心肌等支持治疗,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,病情能够得到控制,逐渐康复,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等严重后果,需要长期随访和治疗。
心肌炎的危害不容小觑,我们应提高警惕,重视预防,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;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;积极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,才能更好地抵御心肌炎这个隐匿的心脏“杀手”,守护心脏健康。
发表评论
警惕心肌炎,守护心脏健康——隐匿杀手需早防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