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检验科工作久了,每天面对的都是各种标本和数据,生活似乎变得有些单调,一次偶然的机会,让我发现原来检验科的知识在动物园里也能派上用场,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趣。
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,我和家人一起去动物园游玩,当我们走到猴山时,一群活泼可爱的猴子正在树上嬉戏打闹,突然,一只小猴子引起了我的注意,它看起来无精打采,独自蜷缩在角落里,和其他猴子欢快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我不禁想起了检验科的工作,在我们眼中,每一个异常的数据或者标本都像是这只生病的小猴子,需要我们去仔细分析、找出病因,我开始观察起这只小猴子的症状,它的眼睛有些红肿,鼻子还时不时地流着鼻涕,身体也微微颤抖着,这让我联想到了人类的一些疾病症状,会不会是感染了什么病菌呢?
在动物园里,虽然没有先进的检验设备,但我凭借着在检验科积累的知识和经验,开始了自己的“诊断”,眼睛红肿可能是眼部感染,也许是细菌或者病毒入侵,而流鼻涕则有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的表现,至于身体颤抖,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导致的虚弱或者发热。
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身边的家人,他们都觉得很新奇,我就像一个在动物园里的“检验科医生”,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,为了进一步验证我的猜测,我留意了小猴子周围的环境,发现猴山的卫生状况还算不错,但猴子们活动的区域比较狭小,空气流通也不是很好,这让我更加确信,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很大。
正当我沉浸在自己的“诊断”中时,一位动物园的饲养员走了过来,我把小猴子的情况和我的想法告诉了他,饲养员听后点了点头,说会尽快联系兽医来检查,看着饲养员认真的样子,我心里感到一丝欣慰,仿佛自己真的为小猴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。
这次动物园之行,让我深刻体会到,生活处处皆学问,检验科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医院的实验室,它可以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通过这次特殊的“诊断”经历,我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,因为它让我有能力去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,哪怕是在看似毫不相干的动物园里,也能发挥出它的价值,为身边的“小生命”贡献一份力量。
发表评论
动物园检验趣事:大熊猫的‘竹子鉴定’与长颈鹿的高枝挑战,让日常检查变成欢乐无限的动物界小剧场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