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临床实践中,过敏性紫癜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炎性疾病,常给患者带来皮肤紫癜、关节痛、腹痛等不适症状,其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密切相关,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:“如何准确区分过敏性紫癜与其他类似疾病,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单纯性紫癜?”
过敏性紫癜患者多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,如药物、食物或昆虫叮咬等,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多表现为自发性出血倾向,无明确过敏史,在症状上,过敏性紫癜的紫癜多见于下肢,呈对称分布,可伴有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;而单纯性紫癜则以皮肤反复出现瘀点或瘀斑为特征,无其他伴随症状。
实验室检查方面,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象检查通常无异常,但血清IgE水平可能升高,提示过敏反应,而血小板计数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会明显降低,皮肤活检对于确诊过敏性紫癜具有重要意义,可见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,以及红细胞外渗形成的紫癜。
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、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及皮肤活检结果,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过敏性紫癜并与其他类似疾病相区分,对于确诊的患者,及时脱离过敏原、使用抗组胺药物及改善血管通透性的治疗是关键,加强患者教育,提高自我防护意识,也是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的重要措施。
添加新评论